以光之火圈燃起日式老宅新生命!

2023-02-09 14:53





座落在台中精诚路上的光之火圈,宛如一座装置艺术地标,正是由高雄起家的逸之牛台中精诚店。

烧肉的香味自然是空间气味最主要萦绕,味蕾体验则透过每个桌子上的烧肉孔洞而呈现,孔洞的存在也象征着气味延续在环境中,所以灯光设计以烟雾蔓延为发想,让光源形成具象的烟雾形状,化无形为有形。







还有个贴心选材设计,除了烧肉炉具孔洞下方装有抽风之外,室内壁面都选用日本进口,含珪藻土成分的矿物泥土,天然的红土颜色掺入稻秆,象征每一口米饭都来自大自然的给予,同时因为含硅藻土成分,壁面具吸附异味功能, 让烧肉气味的蔓延控制在舒服范围中。


设计商空时,空间规划会站在除了业主,还有消费者跟工作人员立场,因为业主是经营管理者,真正使用空间的是消费者跟工作人员,当这两方使用空间时的心情都被照顾到,业主的心情也会好。

所以每参与一个商空案,会用揣摩的方式,思考如果是消费者,会希望得到的空间体验是什么? 同时也会思考如果是现场工作人员,什么样的动线布局会让他工作时感到流畅?

当动线好,人潮的安置与移动才会顺利,也才能消化更多客人流量,工作人员也不会因为不适当动线,被消耗掉体能而影响心情,所以良好动线规划让工作人员保有最佳战力。




空间里做了蛮多圆弧状天花板造型,虽然都有画出施工图,很有趣的是木工师傅还是会打电话,请我们从高雄到台中现场沟通,最后只好是现场绘图,然后木工师傅依照现场手绘弧度示意图以木作打底,才让天花板的圆弧造型顺利产出,最后打底出来的支架,还要靠手工涂抹的方式做出仿建筑模板的视觉效果,作工相当繁复。




这个案子座落在一排日式老建筑中,前面刚好有一块空地。 因为就在台中精诚路商圈,整排房子都是做餐饮,所以我们会去思考该如何让往来路人注意到这间店? 考虑到这是炸牛排与烧肉店,火是一个烹饪元素,于是以此为概念做个大光圈,同时结合喷雾设计,远远看时发光光圈搭配喷雾时的光影,真的像极了一个大火圈。




空间坐落在餐饮林立的商圈里,期待成功吸引人们的眼光来注意到这间店,加上本身是烧肉店,火是烹饪元素,所以用大光圈结合喷雾管线,营造出光影弥漫视觉效果。 加上店门口的空地原本闲置,于是规划种植花草植物的小院子,让户外作为客人候位区时,等候的环境变得舒服许多。




座位的配置以四人为主,也有分配局部的两人桌和六人桌,另辟出一块可单人用餐的板前座位区,贴心照顾到不同的用餐性,借此将烧肉崁入式台面的孔洞感,错落在空间中。 座位分配以宽敞为主,让消费者品味食物时的感官得以有最舒适体验。






现场服务人员在带位及服务客人时,茶水区的摆放位置影响服务的动线顺畅度,于是将茶水区放置可串联两侧弧形通道之处,延展出去是客人用餐区域,同时介于厨房后场,就像是位在空间心脏位置,依循不同动线发散出去,随时支持各个场域。






走进厕所,就像是踏进欧洲某个老建筑般,有着鲜艳的视觉体验。 壁面其实是选用橘红色珪藻土,用单一材质让空间质感轻松中带饱和视觉,珪藻土同时可以调整厕所的湿气及吸附异味。








以木作为打底,像是雕琢般慢慢打出圆弧状支架,然后天花板、墙面和顶面以泥土为基底,以赤丹红象征火的颜色,加入稻秆凸显出材质纹理,再用仿照建筑模板手法,以抹刀手工制造出水泥效果的脱模纹理,营造些许的都市清冷质感。








开放式空间以圆弧状廊道作为分割用餐区的缓冲路径,定义出用餐与出餐空间,中心点置入茶水区,让外场服务人员以流畅路径来服务现场或接待新客,发散式动线串联起各场域的使用机能。




烟雾是这个空间的灯光设计发想主轴,想象烟雾像一条细长的蔓延,天花板的点点灯光打出柔和光源, 同时光源间串联成一条光带,像是烟雾的延伸路径,穿梭在室内。




珪藻土、天然矿物泥土、木材、金属。




地板是灰色洗石子地砖,再以天然土壤的矿物泥土来呈现色彩,让天地壁的材质纹理融合成空间色系呈现, 勾勒一种天然洞窟的大自然色感。


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750号